坑里的年轻基层扶贫干部

——记江西赣州市南康区坪市乡白马塘村第一书记王立平

神州瞭望网讯(记者曹晓霞通讯员刘永周)白马塘村是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北部山区坪市乡的偏僻村庄,全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户名村民。在白马塘村部,一位黝黑壮实、有着精炼短寸的金边眼镜小伙满头大汗快步走来打招呼,笑容热情又不失礼貌,他是坪市乡政法委员、武装部长王立平,也是该村扶贫第一书记,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就扎根基层,至今已经10个年头,在该村担任第一书记也已经4年有余。交谈期间,一个小时他就接了十几个电话,他笑着道歉并解释这是常态,经常一天百来个电话,除了扶贫的事、村里的工作,还分管乡里住房保障、环保及污染防治、国土规划管理、林业及防火和综合执法等十几项业务工作。

(年5月,王立平连续坚持调解20多天,嗓子沙哑、扁桃体肿胀,但是为17批共余名农民工成功协调劳资余万元。)

精准施策助脱贫

作为白马塘村第一书记,王立平带领村脱贫攻坚小组立足于精准识别、精准统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数据,结合上级部门的政策,针对全村贫困户缺技术、缺劳力、因病致贫、因残致贫、自身发展动力等五类主要致贫原因,认真制定脱贫路径,精准发力,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全村现有贫困户户人,其中年实现脱贫16户72人,年脱贫32户人,年脱贫43户人,年脱贫26户73人,年脱贫10户19人,全村现已脱贫户人,剩余4户7人列为年预脱贫对象。

(因为分管工作较多,对王立平来说,节假日加班是常态。图为年元旦期间带领帮扶干部为贫困户核对享受政策情况,走访贫困户家申报产业奖补并核对资料信息)

户有所居保安全

住房安全保障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里的硬骨头,要保障全乡多户村民住房安全有保障是一项重大工程,王立平分管以来不畏难不怕苦,对土坯房住户、危房改造户、无房户逐户走访,得知哪户农户家住房存在安全问题的入村入户面对面与农户耐心提出解决办法,汛期冒雨查看农户住房,村委提出的难点难题不管再晚都会及时研判不把问题留着过夜,尤其是老人居住土坯房需要搬迁子女新房的更是需要与老人及子女反复沟通、多次入户协调解决。年至今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关键时期,全乡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户(含保障房56户)、实施破旧红砖房维修85户、易地扶贫搬迁83户,将上级住房安全保障政策精准落实到户、落实到人,切实为户贫困户解决住房安全保障问题,圆满完成住房安全保障任务。

(5+2、白+黑的工作成为他的常态。汛情期间和村干部深夜巡查水库保障村民生命财产安全,顶着烈日查看贫困户的住房和饮水情况。)

壮大产业增收入

彭行,坪市乡长坳村贫困大学生,年毕业于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中草药栽培专业,毕业后在乡村支持下返乡创业,成立了赣州福临菌种有限公司,目前在南康区坪市乡、大坪乡、麻双乡拥有万亩林下经济茯苓种植基地。他说:“我特别感激那些在我创业最艰难的时候给我提供帮助、施以援手的人,尤其是坪市乡党委政府和王立平部长的大力支持。年大学毕业在乡村支持下创业种植茯苓初步成功后,年面临茯苓松材段木栽培成本高、松材原料紧缺问题(感染松材线虫病的疫木由区林业部门统一处理),公司发展面临缺钱、缺“粮”难以为继的境地。王部长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与我沟通,了解茯苓种植技术要求和种植步骤。

发现可将区林业部门的松材线虫病除治与低质低效林改造相结合(下称“二结合”)项目拓展为“三结合”,即再利用疫木除治砍伐的松树桩(兜)发展林下经济种植茯苓,因“二结合”项目与茯苓种植在时间节点、技术要求相吻合,又可以将以砍伐的松树桩变废为宝。种植茯苓(药材),还可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含贫困户)收入。利用废弃的松兜种植茯苓,只需要治制菌种和种收劳务支出,极大节省茯苓种植成本。为此王立平多方奔走,取得了省、市、区森业管理部门认可,解决了我的资金、原料困难,又出谋划策、协调各村为我公司茯苓种植提出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才有了现在万亩林下经济茯苓种植基地的规模。”

目前全乡已种植茯苓余亩,以现在药材市场生茯苓在4-6元/斤、每亩“三结合”松树山场可平均产出茯苓斤、亩产收益在1-元计算,全乡茯苓产值在-万。按照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可给村集体带来收入75万元、给“三结合”山林所有村民带来75万元收入。此外,全乡亩茯苓种植培养贫困户种植工人30名,带来务工收入30余万;涉及贫困户所有松树山林余亩,可得分红14.25万元。通过大力扶持贫困户创业,探索“二结合”山场疫木除治发展林下经济种植茯苓拓展成“三结合”,全区茯苓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万亩药材种植基地,有效地提高产业的扶贫造血功能,加快贫困户的脱贫步伐,助推壮大村集体经济,更为坪市乡的贫困户们谋求了一条长期稳定在家门口的脱贫致富路。

(图为王立平邀请省林科院专家朱培林到茯苓种植基地指导。)

疫情时刻显担当

年大年初一早上六点半,王立平从信丰老家冒雨驱车多公里返回乡里,8:40到达乡里,是第一批里第一个到岗的。到岗后立即紧锣密鼓冒雨组织设置与上犹县界防疫检查卡点,连续守卡两天后,再组织设置两个乡界防疫检查卡点。并在车流、人流量最大的s省道卡点带领乡村干部、医务人员、派出所及综合执法队人员连续守卡16天,平均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别人都是轮岗,只有王立平坚持一早来半夜回宿舍稍作休息。

作为乡里的武装部长,他毅然请命将全乡“外防输入”的重担一肩挑下,其他工作人员三班倒,但是这位80后小伙子连续16天坚守卡点,16天吃在卡点睡在车上。上级领导要求实行轮班制,王立平拒绝了“没几天了,我情况比较熟,我还可以坚持,让其他领导带领乡村干部集中精力把外省返乡人员摸排和监管做完再说吧”。眼看元宵将至,战“疫”工作依旧紧张,全乡干部必须坚持下一个周期的坚守,期间,王立平同志爆发全身湿疹,他也仅仅通过妻子通过邮政送药坚持在一线,领导和同事来关心他,他也只是笑笑说:“党的干部,尤其是专武干部,轻伤不下火线嘛,湿疹也不影响工作”。

(疫情防控期间,大年初一王立平带领医务人员对全乡摸排首例湖北返乡疑似感冒症状重点人员进行走访调查、测量体温;每天带领乡村干部、医务人员、执法人员在寒风凛冽的夜晚坚守卡点至凌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19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