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首个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的城市

北京根治痤疮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78752.html

赣州,江西省省辖市,简称“虔”,别称“虔城”,也称“赣南”,位于江西省南部,是江西省的南大门,是江西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赣州地处中亚热带南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总面积.64平方千米,占江西省总面积的23.6%,下辖3个市辖区、14个县、1个县级市。年末全市户籍人口为.7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15万人。

赣州是江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拥有4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个综合保税区,是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示范区、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和著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是全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赣州都市区是江西南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都市区。

赣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原中央苏区所在地、万里长征的起点城市,文天祥、周敦颐、海瑞、王守仁、辛弃疾和中共第一代核心领导人皆在赣南主政过。赣州是中国魅力城市之一,有着千里赣江第一城、江南宋城、红色故都、客家摇篮、世界橙乡、世界钨都、稀土王国和世界风水堪舆文化发源地等美誉。

年6月28日,国务院正式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旨在全方位多领域推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至此,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赣州在全国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赣州也因此成为中部首个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的城市。年11月,赣州市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

赣州市位于中国华东江西省南部,地处赣江上游,处于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地延伸的过渡地带,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赣州东接福建省三明市和龙岩市,南至广东省梅州市、河源市、韶关市,西靠湖南省郴州市,北连江西省吉安市和抚州市,介于北纬24°29′~27°09′、东经°54′~°38′之间,总面积.64平方千米,占江西省总面积的23.6%。

人口

年末赣州市户籍总人口为.78万人,比年末增加10.15万人。[18]截至年底,赣州市常住人口约.71万人,居全省首位。年赣州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万人,预计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

民族

年,赣州市汉族人口.55万人,占总人口的99.2%。有畲族、回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傈僳、高山、佤、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独龙、土、达斡尔、仫佬、羌、布朗、撒拉、毛南、仡佬、锡伯、塔吉克、怒、乌孜别克、鄂温克等41个民族,共7.15万人,占0.8%,分布在18个县(市、区)和赣州开发区的个乡(镇)、个村。赣州市有1个民族乡、36个民族村、个民族村小组。以畲族为主,回族集中在章贡区,瑶族集中在全南,有民族村30个。超过千人的有畲、回、蒙古3个民族。

秦汉三国

秦统一六国后的公元前年,分天下为36郡,赣南属九江郡。

公元前年,秦发大军50万分五军南下五岭,其中一军驻守庾岭界,设立南壄县,隶属九江郡。这是赣州境内建立政权之始。

两汉

汉高祖元年(前年),南壄属楚。

汉高祖四年(前年),改九江郡为淮南国,南壄县隶属之。

汉高祖五年(前年),汉灭楚,赣州开始被西汉王朝所管辖。

汉高祖六年(前年),置豫章郡,治南昌县,辖18县,其中赣南3县隶之:南壄县(约辖今南康、大余、上犹、崇义、信丰、龙南、定南、全南等地)、赣县(约辖今章贡区、赣县、兴国等地)、雩都县(约辖今于都、宁都、石城、瑞金、会昌、安远、寻乌等地)。其中赣县、雩都县为新增设县。

西汉末年(9~23年),改豫章郡为九江郡,赣南3县隶之。

东汉建武元年(25年),九江郡复名豫章郡,南壄改为南野,赣南3县仍隶之。

建安五年(年),分豫章郡置庐陵郡,赣南3县隶庐陵郡。

三国

三国吴嘉禾五年(年),析庐陵郡置南部都尉,隶扬州,治于都。领雩都、赣县、平阳(由赣县分出,即今兴国)、阳都、揭阳(析于都白鹿营地置阳都,析阳都陂阳地置陂阳县,随后改为揭阳)、南安(由南野分出,约辖今南康、信丰、龙南、定南、全南等地)、南野(约辖今大余、上犹、崇义等地)7县。

两晋隋唐

晋太康元年(年),改南安为南康,改阳都为宁都,改平阳为平固。

晋太康三年(年),撤销庐陵南部都尉,置南康郡,郡治雩都,将南野并入南康领6县。

晋太康五年(年),改揭阳为陂阳。

晋太康十年(年),赣县移县治于葛姥城(今章贡区虎岗一带)。

元康元年(年),南康郡改属江州都督府。

永和五年(年),郡治从雩都迁至赣县(章、贡两水间,今章贡区)。

南朝梁大宝元年(年),南康郡地大余改属广东东衡州始兴郡。

南朝陈太建十三年(年),大余改隶广东东衡州安远郡。

隋开皇九年(年),改南康郡为虔州,隶属于洪州总管府。平固并入赣县、南野并入南康、虔化并入宁都。

隋开皇十三年(年),陂阳县设石城场,并入宁都。虔州辖赣县、雩都、南康、宁都4县。

唐贞观元年(年)分全国为十道,虔州隶江南道,辖县沿袭隋制。

永淳元年(年),析南康东南地复置南安县(约辖今信丰、龙南、定南、全南等地),虔州领5县。

神龙元年(年),复置大余县,虔州领6县。

天宝元年(年),南安改名信丰县,并分出原南安地置百丈泉,后改虔南镇。

贞元四年(年),分出雩都三乡和信丰一里复置安远县,虔州领7县。

天佑元年(年),从雩都县分出象湖镇置瑞金监。

五代十国

后梁开平三年(年),虔州属梁。

开平四年(年),以虔、韶2州置百胜军。

南唐升元元年(年),改百胜军为昭信军,虔州属之。

乾化元年(年),析南康县地置上犹场。

南唐保大十年(年),改上犹场为上犹县,翌年改瑞金监为瑞金县,虔南场为龙南县,石城场为石城县。至此,虔州领11县:赣县、于都、信丰、南康、大余、虔化、安远、上犹、瑞金、龙南、石城。

两宋元明

宋开宝八年(年),改昭信军为军州。

大平兴国元年(年),改军州复为虔州。

大平兴国七年(年),从赣县分出潋江镇7乡及庐陵泰和部分辖地置兴国县,从于都分出县东南6乡于九州镇置会昌县,虔州辖13县。

淳化元年(年),以虔州原辖南康、大余、上犹3县另置南安军,治大余。虔州领10县,为赣南分设两个政区之始。

宣和三年(年),龙南县改名为虔南。

绍兴二十三年(年),校书郎董德元以“虔”字为虎头,虔州号“虎头城”,非佳名,奏请改名,诏改虔州为赣州(取章、贡二水合流之义,且保留虔字的底部“文”,故称为赣),赣州名始此。同时,虔化县改名为宁都,虔南县复名为龙南。

元至元十三年(年),改江南西路为江西行中书省,赣州、南安军隶江西行省。

元至元十四年(年),赣州、南安军分别改为赣州路总管府、南安路总管府,隶属与领县如旧。

元至正二十五年(年),赣州、南安两路改为府。

明洪武十八年(年),江西分为5道,赣州、南安2府均属岭北道。

成化十三年(年),设分巡岭北道于赣州,赣州、南安2府属之。

弘治七年(年),置南赣巡抚都察院于赣州,称虔院。

正德十一年(年),置巡抚南赣汀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辖江西的南安、赣州,广东的韶州、南雄州,湖南的郴州和福建的汀州等州府。

正德十二年(年),从上犹、南康、大余3县划出部分辖地置崇义县,属南安府,至此,南安府领4县:大余、南康、上犹、崇义。

嘉靖三十六年(年),增设分守岭北、岭东、岭南、漳南4道,统于虔院。岭北巡、守两道治赣州,赣州、南安2府隶之。

隆庆三年(年),从安远、信丰、龙南3县划出部分辖地置定南县,隶赣州府。

万历四年(年),以安远县原辖寻乌等15堡另置长宁县,隶赣州府。至此,赣州府领12县,南安府领4县。

清史民国

清顺治十年(3年)至康熙八年(9年),先后撤销南赣守抚和巡、守两道。

康熙十年(年),置分巡赣南道,辖赣州府、南安府。

雍正九年(年),改分巡赣南道为分巡吉南赣道,增辖吉安府。

乾隆十九年(年),升宁都县为宁都直隶州,辖瑞金、石城2县,为赣南分设赣州府、南安府、宁都直隶州3个政区之始。同年,改分巡吉南赣道为吉南赣宁兵备道,增辖宁都直隶州。

民国元年(年)废府(州)、厅设县,省直接下辖县。

民国三年(年),江西设浔阳、豫章、庐陵、赣南4道。赣州属赣南道,道治赣县,辖赣县、于都、信丰、兴国、会昌、安远、长宁(现寻乌县)、龙南、全南、定南、宁都、瑞金、石城、南康、大余、上犹、崇义17县。

民国十五年(年),废赣南道,省直接辖县。

民国二十一年(年),江西省省划为13个行政督察区,赣南各县分属第九、十一、十二、十三督察行政区。兴国县归第九行政督察区。第十一行政督察区辖赣县、南康、信丰、上犹、崇义、大余6县,行政督察专署驻赣县。第十二行政督察区辖宁都、广昌、石城、瑞金、于都、会昌6县,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宁都。第十三行政督察区辖龙南、定南、全南、安远、寻乌5县,行政督察专署驻宁都。

民国二十二年(年),第十一、十三2个行政督察区合并,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先驻大余,后迁赣县,辖11县。

民国二十四年(年),江西省改划为8个行政督察区,赣南各县分属江西省第四、八督察行政区。第四行政督察区辖赣县、南康、信丰、大余、上犹、崇义、龙南、定南、全南、安远、寻乌11县,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赣县;第八行政督察区辖宁都、广昌、石城、瑞金、会昌、于都、兴国7县,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宁都。

年5月底,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南昌,随后成立江西省人民政府,国民党的江西省政府南迁赣县。不久国民党在赣州的统治随着人民解放军攻克整个赣南而宣告结束。

此外,在至年间,赣南大部分地区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根据地。各地先后成立苏维埃政府,分别隶属江西、湘赣、粤赣、赣南省苏维埃政府,并于年11月在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

年7月,江西省人民政府设立赣州专区行政专员公署。

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赣南各县,后成立赣西南行政公署,辖赣州、宁都、吉安3专区。其中赣州专区领18县(市):赣州市(8月析赣县赣州镇设赣州市)、赣县、南康、大余、上犹、崇义、信丰、龙南、定南、全南、安远、宁都、于都、兴国、瑞金、会昌、石城、寻乌。

年9月中旬,成立宁都专区,分领8县:宁都、于都、兴国、瑞金、会昌、石城、寻乌、广昌(由抚州专区划入);赣州专区领11县(市):赣州市、赣县、南康、大余、上犹、崇义、信丰、龙南、定南、全南。赣南分设2个专区。

年11月,赣州专区并入赣西南行政公署。

年6月,撤销赣西南行政公署,赣南各县仍分属赣州、宁都2专区。

1年8月,撤销宁都专区,赣南再次合二为一,领18县(市),广昌划归抚州专区。年5月,成立赣南行政区,同时撤销赣州专区,广昌划入,领19县(市)。

年5月撤销赣南行政区,恢复赣州专区。

年1月改称赣州地区。

年10月广昌划归抚州地区。

年南康、瑞金撤县设市。

年12月,国务院批准赣州地区撤地改市,原县级赣州市改为章贡区。年7月,地级赣州市正式挂牌成立。

3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赣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同意撤销县级南康市,设立赣州市南康区,同意将原南康市的潭东镇、潭口镇划归赣州市章贡区管辖。

年末,赣州市辖章贡区、南康区、赣县区3个市辖区(其中市辖区下辖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蓉江新区),以及大余、上犹、崇义、信丰、龙南、定南、全南、安远、宁都、于都、兴国、会昌、石城、寻乌14个县,代管瑞金1个县级市,共18个县级政区。全市有7个街道办事处,镇,乡(含民族乡1个),5个管理区,10个营林林场,个居民委员会,个村民委员会。

赣州在海内外享有一定声誉的旅游品牌有4个:红色故都、江南宋城、客家摇篮、生态赣州。逐步形成以瑞金为核心的红色旅游产业集群、以赣州中心城区为核心的江南宋城旅游产业集群、以龙南—赣县为核心的客家风情旅游产业集群、以安远—寻乌—定南和上犹—崇义—大余为核心的生态旅游产业集群、以兴国三僚—章贡区马祖岩—赣县杨仙岭为核心的堪舆文化旅游产业集群。赣州精品旅游线路有15条:生态旅游线、红色旅游线、江西红色文化旅游金牌线路、赣州市内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赣州城区一日游、特种旅游线路、农业观光旅游线、客家旅游线、工业旅游线、水上观光旅游线、体育保健旅游线、专项旅游线、风水玄学旅游线、宗教文化考察线、客家民居考察游。

综合类

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

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

国家AAAA级旅游区:通天岩(章贡区)、宝葫芦农庄(章贡区)、五龙客家风情园(章贡区)、赣县客家文化城(赣县区)、阳岭国家森林公园(崇义县)、三僚风水文化景区(兴国县)、大余丫山(大余县)、关西新围(龙南县)、九曲度假村(定南县)、三百山(安远县)、叶坪红色旅游景区(瑞金市)、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瑞金市)、汉仙岩风景区(会昌县)、通天寨(石城县)、翠微峰(宁都县)。

国家AAAAA级旅游区: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瑞金市)。

文物保护单位:瑞金革命遗址、宁都起义指挥部旧址、通天岩石窟、赣州城墙、关西新围、燕翼围、大宝光塔、赣州佛塔、梅关和古驿道、兴国革命旧址、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七里镇窑址、羊角水堡、太平桥、永镇桥、玉带桥、赣州文庙、东生围、罗田岩、寻乌调查旧址、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瑞金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旧址、蒋经国旧居。

国家森林公园:九连山国家森林公园、三百山国家森林公园、翠微峰国家森林公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梅关国家森林公园、阳岭国家森林公园、五指峰国家森林公园、陡水湖国家森林公园。

其他景点:和谐钟塔。

红色旅游

共和国摇篮—瑞金

瑞金以及周边几县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所在地,因此瑞金市被誉为“共和国的摇篮”。常年都有大批的游客来到瑞金观光旅游,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红色赣州

红军长征出发地—于都

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就是从于都、瑞金等地出发的。

将军县—兴国

新中国在~年授衔的人民解放军将军,赣州籍的有名,其中上将3名、中将10名、少将名。其中在年授军衔时,仅兴国籍将军就有56名,兴国县因此被誉为“将军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19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