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
七年战旗猎猎,千日奋勇攻坚
干群脚步匆匆,发展澎湃激昂
七年一瞬,山乡巨变
上犹举全县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铭记党恩”“永远跟党走”
上犹百姓把对党的感激写成对联贴门上
把对美好生活满足的笑容挂在了脸上
远处青山环绕,一江串五湖穿城而过;近处绿树葱翠,老少怡然自乐……夕阳从天边落下,绚丽的彩霞铺满天空,映照着大地,让上犹城乡显得格外迷人。漫步于上犹的大街小巷,犹如走进一幅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美丽画卷。四季轮回,上犹城乡每天都在不停地茁壮成长;春夏秋冬,每个上犹人都在绚烂的画卷中漫步徜徉。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回望过去,犹江儿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谱写了一曲曲跨越发展的新乐章。
治山治水城乡“品质感”大幅提升
按照山水旅游城市的定位,上犹全面推进“一轴三区”建设,医院、思源学校、专业市场等城市功能项目,高标准建设了迎宾大道、文峰南路等5条城市景观道路和滨江公园、沿湖湿地公园等14个“城市客厅”,新增公园绿地40万平方米。打响文明城市创建和城乡环境整治两场硬仗,城乡面貌“品质感”明显提升。在城区,28个片区同步推进治脏、治乱、治堵,拆除各类违法违章建筑14万平方米,涉及多户的西亭棚户区征迁全部完成。在乡村,全面开展庭院整治和超高超大房屋整治,累计拆除“空心房”万平方米,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强化保障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围绕“融入赣南公路网,打通出境连接线,完善县内联络线”总体目标,上犹在气势磅礴的基础设施攻坚战中,演绎着现代版的“愚公移山”,通过EPC模式创下“9个月完成赣丰线提升改造”的建设速度,三年改造提升国省道、县道、通村通组路多公里,新建“四好”农村公路公里,14个乡镇全部通达三级以上公路,25户以上通组公路全部硬化。一条条国道、省道、县道,打开了上犹四面八方的“山门”,四通八达的乡路、村路、组路,连通了千家万户。光伏发电、城市天然气、仙鹅塘风电三期等能源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绿色能源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民生优先教育卫生同步推进
近五年,上犹教育总支出达24.4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20%,年均增长超过15%;新(迁)建学校12所,改(扩)建农村中小学校、农村公办幼儿园所,新增学位1.38万个,新増校舍面积超16万平方米;年提前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年在县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中获全市第一名;年,投入1.6亿元启动实施城乡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县已实现每个乡镇一所公办园的目标;年上犹中学一人被北京大学录取,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实现“七连增”,中考尖优段位居全市第五名,优良段占全县报考人数的37.2%,高出全市平均比例10.2个百分点。
投资6医院;完成县妇保院、皮防所、结防所整体搬迁和所村公有产权村卫生计生服务室建设,近五年新建业务用房8.25万平方米。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个,干人口床位数达4.3张,干人口执业医师数1.7人、执业护士数2.3人。-年,医改工作连续两年在全市高质量发展年度考核中位列同类县第一名。
精准发力确保高质量脱贫
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三率一度”,上犹举全县之力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十大扶贫工程。设立万元“暖心基金”,防止因病致贫;0多户危房改造全面完成,套保障房拎包入住,易地搬迁户2人,确保所有农户住房安全;88个扶贫车间、个村级光伏发电站、5个集中式光伏电站、亩高标准蔬菜产业基地、亩食用菌基地、个“八员三工一干”等扶贫专岗,为失能弱能贫困户提供稳定收入;投入资金4.35亿元,完成改水改房改厕项目2.4万个,硬化入户道路多公里,农村环境面貌、生产生活条件实现质的提升。每周集中开展两次“乡间夜话”,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年,全县“十三五”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78%。
时间在哪里,成就就在哪里。县级领导率先垂范、包乡挂村,干部全部下沉,不分昼夜、风雨无阻,用脚步丈量、用汗水滴灌,用真情帮扶。针对任务重人手少、干部群众时间错位、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缺乏等问题,创造性开展“乡间夜话”,每个月多场的“夜话”,覆盖了所有村组、覆盖了全部家庭,群众诉求全部得到及时解决,政策知晓率、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七十年的不懈奋斗,记载了上犹城市变迁的光辉历程,错落有致的高楼、笔直宽阔的街道、歌声飞扬的广场、碧波荡漾的犹江……无不昭示着勃勃生机,无不彰显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上犹已经不是昔日其貌不扬、贫穷破旧的小县城,如今,她改头换面,以一幅山川秀美、风景怡人的崭新面貌呈现在我们眼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走过70年的风风雨雨
如今的上犹经济迅猛发展
社会和谐安定,群众安居乐业,生活美满富足
发展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犹江儿女将一如既往坚守初心、砥砺前进
继续书写上犹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上犹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苏珍
审核: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