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温暖上犹所有乡镇试点村文明实践站

7月3日

继梅水乡园村村孝老食堂

正式启用后

上犹县14个乡(镇)试点村

实现文明实践站及孝老食堂全覆盖

尊老孝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用餐问题,上犹县把传承孝道文化、弘扬孝德传统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村级开设孝老食堂,为农村老年人提供膳食供应、休闲娱乐等服务,传递尊老孝老正能量,解除老人子女后顾之忧。截至目前,全县14个乡(镇)试点村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及孝老食堂全覆盖。

厉害了,这是咋做的?

领导重视,高位推动

1

图为5月24日下午,中共上犹县委书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赖晓岚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议,讨论研究《上犹县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事项。

作为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上犹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各项工作。县委常委会专项研究并以县委办名义下发了《上犹县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席会议制度和宣传文化系统科级干部挂点联系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工作机制,文明实践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县级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在相关业务项目资金分配上,对试点村(居)给予倾斜,同时出台激励政策,对文明实践开展好、社会影响力大、群众反映好的文明实践站给予奖补支持。县委分管领导高密度调度、主管部门常态化督导,推动文明实践站及孝老食堂建设工作快速推进。

深入调研,反复酝酿

2

图为乡、村干部在紫阳乡胜利村刘氏祠堂,了解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征求相关工作意见和建议。

5月10日,上犹县召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工作调度会,确定了以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以门匾文化、家风家训为重点,纵深推进文明实践站和孝老食堂建设。会后,各乡(镇)、村积极行动,围绕建好文明实践站及孝老食堂开展入户摸底调查,全面了解村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和农村老年人家庭生活现状,了解老年人集中用餐的意愿。如油石、梅水、五指峰等乡镇,对各村老年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生活现状、个人意愿等,一一进行统计分析,为确定试点村夯实基础。同时,结合村情实际,就“三合一”场所融合、孝老食堂建设等工作进行反复酝酿,力争做到乡(镇)有特色、村(居)有亮点。

广纳民言,科学决策

3

图为安和乡黄坑村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研究讨论文明实践及孝老食堂建设工作。

按照14个乡(镇)先确定一个村进行试点、其它村逐步实施的方式,统筹推进文明实践站及孝老食堂建设。试点村确定后,召集宣传文化口挂点领导、乡(镇)、村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通过乡间夜话、乡间午话等形式,就文明实践站和孝老食堂“建什么”、“怎么建”、“怎样建好”展开讨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形成具体实施方案。同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孝老食堂理事会、监事会成员,确定食堂工作人员,表决通过文明实践站和孝老食堂建设方案、服务范围、用餐价格、相关制度等事项,确保文明实践站和孝老食堂建设及常态长效运行工作有条不紊。

立说立行,狠抓落实

4

图为6月14日社溪镇沙塅村文明实践站暨孝老食堂启用仪式现场。

目标既定,贵在落实。按照“一站式”服务理念,盘活村委会、祠堂、闲置村小、闲置民房等场所建设活动阵地,设立功能活动室,添置相关设施设备,制定管理运行制度,实现文明实践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居)服务中心“三合一”配置,既降低建设成本,又加快试点工作进度。如社溪镇沙塅村,结合原有的游客服务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和桂花苗木产业协会、老年协会,探索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六室(即综合活动室等)四队(即产业发展提升志愿服务队等)两类文化品牌(即门匾文化、孝道文化)”的建设模式和孝老食堂“”运行模式,即:围绕一个宗旨、成立两个机构、服务三类对象、组建四个小组、建立五项制度、筹措六类资金,既立足村情实际,又符合百姓需求。水岩乡实行孝老食堂预约制度,需要用餐的老年人,只要提前一天预约即可用餐,乡财政根据月末结算情况,对理事会给予一定标准的资金补贴。

创新机制,长效管理

5

图为7月2日营前镇石溪村文明实践站暨“孝老食堂”启用仪式上,帮扶单位、地方商会及爱心人士现场捐赠,缓解食堂运行压力。

图为平富乡信地畲族村老人欢聚一堂,边吃边聊,其乐融融。

在食堂管理上,建立了食堂管理、生产、卫生等制度,由德高望重、热衷公益的村民、老党员、老干部担任食堂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参与孝老食堂管理,进一步提升服务老年人的能力。在资金筹措上,充分利用社会公益力量,密切联系商会、乡贤和热心公益的企业(个人)进行爱心捐赠,缓解食堂运行压力。如营前镇石溪村、寺下镇富足村,孝老食堂启用当天,通过帮扶单位、商会、爱心企业(人士)均募集善款1万余元。紫阳乡长岭村募集善款元、大米等物资若干,同时立足食用菌、大棚蔬菜等产业,积极争取蔬菜供应支持,并对产业基地人员实行10元/餐的用餐标准。在人员安排上,充分发挥巾帼志愿者、扶贫公益岗位的力量,鼓励贫困户反哺社会,积极参与孝老食堂日常工作志愿服务,营造全民孝老的良好氛围。

强化功能,延伸触角

6

图为黄埠镇上丰村文明实践站开展庆“七一”活动。

为提升文明实践站的黏合度,上犹县在建设孝老食堂的同时,积极开展学习和各类实践活动,组织村民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学理论、学政策、学法律、学文化、学技能、学健康生活,同时组建各类活动小组,大力开展移民易俗、红色文化传承、文化健身、科学知识普及等活动,使之成为群众愿意来、留得住、有获得感的活动阵地和精神家园,成为党委、政府宣传、组织、凝聚、服务群众的基层综合平台。如安和乡富湾村,充分利用文明实践站平台,开展文明卫生户、孝老爱亲户、最美家庭评选表彰,大力弘扬孝老爱亲、邻里互助、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有效激发了群众学模范、争先进的热情。同时,县里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总队下设理论宣讲、乡风文明、医疗健康等8支志愿服务分队,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常态化组织开展志愿服务,迅速扩大文明实践站的影响力。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大举措,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战略之举。上犹县在文明实践站及孝老食堂建设工作中大胆探索、敢于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贡献了力量。

End

来源:文明上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22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