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新闻网讯陈泉淞吴小恿见习记者方强报道:8月10日至12日,赣州市组织市本级主流媒体记者先后走进上犹县、崇义县、大余县和赣州蓉江新区,实地逐一察看当地4月份集中开工的省市县三级重大项目进展情况。记者采访发现,各县(区)以降成本优服务为突破口,积极落实惠企纾困政策,既助企业轻装前行,又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为全力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积蓄力量。
上犹县树牢“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工作理念,实施重大项目百日攻坚,通过“四抓四强化”(抓调度,强化一线工作法;抓开工,强化责任落实;抓进度,强化项目管理;抓问责,强化项目监督),推进省、市、县大中型项目建设再提速,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其中,总投资5.5亿元的赣州市富联诚新材料有限公司玻纤墙体网格布生产项目已完成新建面积约3.42万平方米的两栋厂房和部分配套设施建设,购置的织布机、整经机、上胶(塑)机组、全自动验布机、脱蜡机等台(套)生产设备已安装调试到位,并投入试生产。
进展较快的项目--赣州市富联诚新材料有限公司玻纤墙体网格布生产项目已试生产。
崇义县注重保持政策稳定性,积极为企业纾困送上“减震器”,同时,增强政策针对性,为企业爬坡注入“强心剂”。该县坚持一边打出“组合拳”抓效果,一边拿出“绣花功夫”抓精准,确保各项纾困措施直达基层、直接惠及企业,抓实推进项目建设提质提效,让广大市场主体实现更大发展。
大余县始终把“推进好项目、服务好企业”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诚信兑现各项优惠政策,降成本、优环境,转作风、提效率,全力以赴为项目提供一流的服务,为项目建设和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通过迅速出台《稳定经济增长40条政策措施》等惠企政策,扎实开展“百名干部帮百企”等帮扶活动,努力助推企业提振信心、减负前行。围绕实现“促发展”,该县利用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契机,力争把安商服务水平做细致,争取把更多的好项目、大项目、重点项目引进来,为大余深化“六个年”活动、实现六个新变化提供更强劲的发展动能。
赣州蓉江新区坚持突出民生保障,着力补齐短板、提升城市品质,高标准、高品位推进项目建设。通过聚焦“八个提速”任务,采取“五个一”措施,践行“一线工作法”,创新引进EPCO等项目管理模式,率先推行“多杆合一”“多箱合一”,着力推进项目建设提质提速。其中,总投资5.28亿元的启迪(赣州)科技城一期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是赣州首个花园式5G生态智慧科技园区,重要的科技创新平台,是蓉江新区打造“一区四中心”中“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组成部分,目前,每天投入余名工人抢抓晴好天气对C04和C05地块地下两层车库施工,B1、B2、B7三栋主体已建至第二层。
进展较快的项目--启迪(赣州)科技城一期建设项目正抢抓晴好天气对地下两层车库进行施工。
实地察看中发现,有些项目明显滞后,从4月份集中开工至今,还在做项目前期工作。其中,总投资21亿元的上犹高性能新材料产业园项目还处在土石方开挖、调标高施工阶段;总投资10亿元的温氏集团年产50万头楼层式生猪养殖项目仍处在清表施工阶段;总投资6.42亿元的赣州第十三中学(赣南师范大学附属蓉江中学)才开始进行地质勘探。
相对滞后的项目--上犹高性能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正在开挖平整场地。
相对滞后的项目--温氏集团年产50万头楼层式生猪养殖项目在清表施工。
相对滞后的项目--赣州第十三中学项目正在进行地质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