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私生子认亲路奔波半生熬至蒋家辈分

在人们的印象中,蒋经国与妻子蒋方良育有三儿一女。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他与章亚若还生有两子,并且在他生前一直没有公开承认这两个儿子。

这两兄弟就是蒋孝严与蒋孝慈,在成功认祖归宗前,他们的名字是章孝严与章孝慈。

他们的出生,缘起于母亲章亚若在工作中与蒋经国的相识。

孝严孝慈:不为家族承认的孪生兄弟

章亚若出身于书香世家,父亲曾经两度任知事,母亲也是书香门第里走出的大家闺秀。

出身良好的章亚若虽然接受了新式的教育,但却没能逃脱封建包办婚姻的命运。

年,年仅十三岁的章亚若在家人的安排下与唐英刚完婚,并相继诞育远波、远辉两个儿子。

在家人心中,这应该是最好的安排。

然而不幸的是,丈夫唐英刚于年去世,这段婚姻仅仅存续了十年。

这一时期的蒋经国还在万里之外的苏联。

直到在江西赣州的公署里,看似毫无交集的两个人才有了共同的轨迹。

全面抗战爆发后,章亚若避乱至江西赣州,进入赣州行署工作,而这里的专员就是蒋经国。

进入公署之初,她仅仅担任文书工作,因能力出众,逐渐成为蒋经国的秘书,但二人的情感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蒋经国最初向章亚若吐露爱慕之情时,章亚若有碍于对方已经有妻有子的情况和与众不同的地位并不敢接受这份感情。

后来是在蒋经国的一再坚持下,章亚若才被他的真情所感动。

她不仅常常随蒋经国外出办事,也曾在《青年报》上用笔名“懋李”、“章频”发表文章。

在此期间,二人感情渐深。年,章亚若怀孕。

此时,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日寇的侵略让彼时的中国满目疮痍。

章亚若怀孕后,二人的关系该怎样处理就成了一件棘手的事情,因为此时的蒋经国已经有妻有子,无法与章亚若结婚。

既不能与章亚若结婚,就不能将她送回蒋家。

无奈之下,蒋经国决定将其送往桂林待产。

在送章亚若出发前往桂林之前,蒋经国在“张万顺”酒家举行了一次宴请,参加的人物有桂昌德、王升等人,这也就意味着蒋经国在内部公开了与章亚若的关系。

随后,章亚若在好友的陪同下,来到大后方桂林安心待产。

年3月1日,医院平安降生。

消息传到蒋介石那里,他当即就决定为两个孩子行蒋家的字辈“孝”字,并亲自为两个孩子取名孝言与孝慈。

但是因为蒋经国与章亚若并非合法夫妻,这件事情不能大肆宣扬。

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蒋经国和章亚若母子,蒋介石让两个孩子跟随母姓。

于是,两兄弟的名字就成为了章孝严与章孝慈。

可是寓意孝顺双亲的名字并没有成为现实。他们在出生未满周岁时就失去了母亲。

年8月,章亚若在桂林去世。

关于她的死因众说纷纭,但有一点世人的观点比较一致,那就是非正常死亡。

而关于是谁下的手,至今仍无定论。

年,蒋经国派人将跟随外祖母长大的兄弟二人接到台湾,他们在台湾成长、读书、工作直到今天。

刚到台湾的时候,章孝严兄弟十分年幼,蒋经国会安排人专门为他们送生活费,保证他们读书和生活,但却从不公开承认他们是自己的儿子。

甚至在章孝严参加工作后,蒋经国都会让他在正式场合回避自己。

但是,章孝严兄弟与异母弟弟蒋孝勇的关系还是很亲密的。

晚年的蒋经国,逐渐与这对兄弟有了更近的联络,据章孝严回忆:那时候的蒋经国收到他们兄弟二人的礼物是很高兴的,也会认同蒋孝勇(蒋经国与蒋方良之子)与兄弟二人的联络。

如果按照这个节奏发展下去,或许蒋经国有朝一日会公开承认章孝严兄弟的身份,但遗憾的是,直至蒋经国去世时,他们也没有得到蒋氏家族的认可,甚至连父亲的最后一面也未能见到,只能是在无人之时前往灵堂给父亲磕头。

虽然兄弟二人的降生,得到了父亲和祖父的祝福,但是作为非婚生子的他们身份特殊,一直没有得到正式的承认,这是章孝严兄弟的心结,也是他们毕生所努力的目标。

这个目标的达成他们走了半个多世纪之久。

亡友之子:来自蒋家孙媳的坚决反对

在章孝严兄弟认祖归宗的这条路上有许多坎坷,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蒋介石孙媳,蒋孝勇之妻,方智怡的声音。

方智怡之所以坚决认为章孝严兄弟不是蒋经国的后代,主要是因为蒋经国的日记内容。

蒋经国去世后,其日记多由蒋孝勇一家保存,方智怡就是在这一便利条件下,找到了日记中的记载

“为念亡友之情,余仍维持他们之生活,并望他们有如其父一样的忠心,为人群服务”。这里所说的亡友,是指王继春。

这是蒋经国年轻时期的一位朋友,在年因病离世。

有一部分人坚信蒋经国日记的说法,认为这才是蒋家不认这对兄弟的原因。

但是,从当时王继春的情况记载来看,这种说法可能性甚微。

首先,我们从经济角度加以分析。

当年底,王继春病重住院时,清贫的他竟然拿不出住院的费用,而是变卖家当筹集资金,直到上犹县政府汇来元治疗费才解了燃眉之急。

虽然此时从时间上来看章亚若已经去世,但是其生前的物质生活是十分有保障的,甚至可以出资元为好友出版诗集。

从这一角度来看,章亚若与王继春就仿佛是生活在两个世界的人。

如果章孝严兄弟真的是王继春的孩子,他们又怎么会在医疗医院出生。

纵然章亚若离世,她的亲友也不会任由两个孩子的父亲在病痛之中无钱医治。

再从另一个角度看,那就是章亚若的死因。

章亚若死于章孝严兄弟出生的五个月后,在身体不适入院后迅速死亡。

她的死,历来众说纷纭,有病死说、毒杀说、谋杀说等多个观点。

“我这个三姐(亚若)虽则已经死了十年……也足以证明蒋匪贵族们是如何毒辣与阴狠……”。这是章亚若的弟弟章浩若在一份陈述材料中所提及的,他认为姐姐的死是蒋家人所害。

从这一点上可以发现,在章亚若离奇的死亡上,亲弟弟有着明确的看法。

如果章亚若只是生下了王继春这样一个普通官员的孩子,其死因又何至于与蒋家扯上关系?

因此,从以上两个角度来看,方智怡所提供的的日记内容并不能经得起推敲。

那么,为何蒋经国会在日记中留下这样的言语呢?

仔细想来,最开始也可能只是出于对两个年幼孩子的保护。

毕竟,谁都会认为日记是笔者的心声,日记上的文字可信度极高。

实则不然,日记书写的主观性决定了它很有可能成为人们的工具。

到了后来,蒋经国之所以不能承认兄弟二人的身份,极有可能是因为家庭因素和政治影响的关系。

更改姓氏:苦等半个多世纪

随着时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章孝严兄弟的身份,兄弟二人的认祖归宗之心也愈加强烈。

面对质疑声,他们经过了多年的努力。

从众人反对,到成功归宗,这条路上总是伴随着艰辛与无奈。

蒋中伟﹑蒋宝祥﹑蒋嘉富三人是蒋家的几位长辈,他们曾联名致信章孝严,称他们“认祖归宗符合族规﹐合情合理”。

得到了长辈的认可,章孝严开始着手准备认祖归宗的事宜。

然而此时,仍然有人发出极其反对的声音。

“章先生是否属于蒋家,应由章先生直接向婆婆(蒋方良)提出”,这是方智怡对此事的明确态度。可世人皆知,作为蒋经国原配夫人的蒋方良对此事的态度。

经过多年努力,章孝严与蒋家其他人逐渐达成了认祖归宗的条件。

一是兄弟二人可以证明自己的母亲是章亚若,二是证明自己与蒋经国存在血缘关系。

从出生开始,章孝严兄弟一直随母姓章,户籍上明确其父母是章浩若与纪琛,也就是他们的舅舅舅妈。

如今为了能够认祖归宗,第一步就是要证明兄弟二人与舅舅并无血缘关系。

因为舅舅章浩若已经去世多年,舅妈纪琛就成为能澄清此事的唯一证人。

几经周折,章孝严终于在美国打听到纪琛的下落,并证明二者并无亲子关系。

接下来就是证明自己的母亲是章亚若,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当年的出生证。

经过不懈努力,出生证找到了,与章亚若的亲子关系证明了,却在最后一步上犯了难。

能够证明章孝严兄弟与蒋经国为亲父子最好的方式就是生物学鉴定,但此时蒋经国已经去世多年,且蒋家人并不同意自己与兄弟二人进行鉴定,也不愿意提供己方留存的蒋经国的血液样本。

认亲之路,至此遭受重大挫折。无奈之下,章孝严只能寻求他法。

找到许多蒋经国生前的部下和亲近之人,以此为证据,证明他们的父子关系。

在无数证言证词的加持下,2年,章孝严走出了认祖归宗重要的一步,他更改了自己的身份证上父母的那一栏,正式将父亲写为蒋经国、母亲写为章亚若。

在他看来,姓氏的变更远没有父母的明悉重要。

当章孝严接受记者采访时被问到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时间点时,他说到“主要是我等蒋方良女士,她过世之后。”这充分体现了他对于长辈的尊重。

5年3月,章孝严完成了身份证的改姓顺序,从此更名蒋孝严。

4月7日,他前往浙江奉化,首次以蒋家子弟身份参与了蒋氏家族的清明祭祖。

这一刻,他正式认祖归宗,数十年的心愿终于圆满达成。

结语

蒋孝严曾说:“每个人的命运不同”,可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坎坷,但是经过他多年的努力,“五十多年来的心愿终于完成,可以告慰父亲和母亲”。

蒋孝严兄弟生于特殊年代,父亲又是特殊人物。不与他们相认,很有可能是蒋经国怕这件事情会影响自己的声望。毕竟,蒋经国与章亚若并不是合法夫妻。在一夫一妻制已经被推崇的民国时期,这段关系始终是不能彻底放在大庭广众之下的。

虽然蒋经国生前并未与他们相认,但是对他们的爱护从未减少。

而蒋孝严之所以一直要认祖归宗,不仅仅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光明正大的身份,更是要让自己的母亲章亚若得到世人的认可。

除此之外,活跃于政商两界的他,也极有可能会因为身份的变更而大大增加自己的个人影响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28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