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缮后的清湖暴动旧址(罗江华摄)
在上犹,有一个革命旧址
年,发生在这个地方的事
是上犹革命史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在整个中央苏区史上
也有特别意义和价值
它就是清湖暴动
清湖暴动旧址(罗江华摄)
清湖暴动后
受到这些事件的激励
千万个上犹儿女奋然参加红军
为新中国革命斗争事业
献出了生命的烈士有名
在革命战争年代
不足13万人口的上犹县
为推翻“三座大山”
有数万民众参加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事业
为保卫红色政权、巩固苏区
上犹有人参军参战
有余人随红军长征北上抗日
在整个革命战争时期
有多名上犹优秀儿女
献出了宝贵生命
其中载入《革命烈士英名录》的烈士
就有名
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革命诗篇
今年是建党98周年
我们回顾这个历史事件
为的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
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近年来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旅融合工作
高标准打造了城西旅游带
清湖暴动旧址就位于
风光旖旎的城西旅游带清湖圩一侧
如今
清湖暴动旧址正在打造中
为让大家了解这段历史
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有关史料
清湖暴动
革命武装在上犹期间开展了系列革命活动,传播革命思想和共产党的政策主张,对上犹革命斗争的恢复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与此同时,年春,党领导的赣南农民武装暴动和湘南暴动失败后,又有一批暴动领导人转移来到上犹县隐蔽,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上犹县在外地加入共产党的何仿文、张书杜、刘宪昆等人,也陆续返回上犹,开展革命活动,发展党的组织。
至年冬,全县先后建立营前、上寨、鹅形、清湖、中稍、月子坳、社溪、县城等8个中共支部,并成立了中共社溪区委,年1月成立中共清湖区委。
年3月,上犹、崇义两县党组织联合成立中共上崇县委,何翊奎任县委书记。两县党组织在县委领导下,在山区秘密建立农民协会,在木排、造纸工人中建立秘密工会组织“水陆平安会”和“蔡伦仙师会”,积极筹措经费和枪支,准备建立革命武装。
年春,在毛泽东、朱德等直接领导和红四军帮助下,赣西南革命斗争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统一领导赣西南革命斗争的中共赣西南特委和赣西南苏维埃政府相继成立,赣西南苏区正式形成。
年3月下旬,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从赣州南郊的楼梯岭出发,游击南康、大余,并在大余县城召开了南康、信丰、大余、崇义、上犹、南雄六县党的活动分子会议,毛泽东对六县革命斗争的开展亲自作出部署。
4月3日,为统一领导赣南西河各县革命斗争,在南康县龙回成立中共西河行动委员会;同时成立了西河红军第二十六纵队和西河暴动总指挥部,制定了西河地区武装暴动计划,规定上犹县以清湖为中心,推动上犹、崇义全县暴动,然后向湘南的桂东、汝城发展,贯通遂川、万安,沟通与赣西的西路行委联系,造成赣江西河地区的大块红色割据局面。
为实现这一暴动计划,中共西河行委派行委委员黄达等人前来上犹巡视考察,指导开展暴动准备工作。
年4月30日至5月2日,中共上崇县委在清湖的岽子上召开会议,对武装暴动作出具体部署,决定西河暴动以清湖为中心,分别在上犹县的清湖圩、中稍、园鱼、江口、窑下、感坑、社溪、油石、广田和崇义县的长潭、茶滩等12个地方为暴动点。
为加强对暴动领导,成立了中共西河行动委员会第二路暴动总指挥部,赖绍尧任总指挥,何翊奎任政委。西河红军第二十六纵队余人奉命前来上犹支援暴动。
年5月6日,清湖暴动按计划如期举行。暴动队伍先在圩上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成立清中区革命委员会和清湖乡革命委员会,然后在圩内开展宣传,没收土豪浮财分给贫苦群众。
当天,江口、窑下等地暴动也如期举行,分别成立江口乡和窑下乡革命委员会。随后,中稍、园鱼、三眼桥、社溪、油石、广田、感坑等地暴动先后爆发,各地分别成立乡革命委员会。
在上犹县城,张书杜等人于5月7日组织暴动,打了土豪,砸碎了国民党上犹县政府牌子。
5月8日,各地暴动负责人在县城老衙前开会,决定成立上犹县革命委员会,推选张书杜任主席,蔡伟、蔡俊等为执行委员,并建立了办事机构。
革命武装暴动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在上犹的统治。
如今的上犹
与年的上犹相比
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基础设施更健全了
城市框架拉大了
环境变得更美了
人们生活水平更高了
上犹人民将继续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
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来源:上犹县融媒体中心,资料由上犹县博物馆提供
整合编辑:罗江华
审核: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