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不能等靠要记水岩乡古田村徐桂

穿过蜿蜒的山路,来到了徐桂芳家的三层“小洋房”,在碧绿的小山庄里格外的显眼。徐桂芳是上犹县水岩乡古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人穷志不穷,靠着勤劳的双手顺利脱贫摘帽。

面对现实,她从未被压垮

十一年前,徐桂芳的丈夫婚前在工地上受了伤,经过紧急手术后,额头上仍然留下一个被砸的大窝。徐桂芳没有嫌弃,毅然从家乡广西嫁到了水岩,婚后与丈夫一起在外勤勤恳恳务工。

但是,由于在外务工收入微薄,家中还有小孩,婆婆又年迈多病,于是与丈夫商量后,丈夫继续坚守在外地,自己孤身一人回到了水岩老家,一手撑起整个家。

回到水岩老家,当看到一贫如洗、家徒四壁的土坯房,徐桂芳内心很压抑。特别是到了下雨天,看到厨房的水都十几厘米深,徐桂芳非常难受,总感觉对不住自己的婆婆和孩子,让她们跟着自己过这样的苦日子。

于是,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这种生活状况。

安顿下来后,徐桂芳就像个连轴转的陀螺一样忙开来。自家仅拥有一亩多种植地,她就挨家挨户去问人家土地要不要耕种,如暂不耕种,可否先借给她耕种,邻居们看到这弱女子和她家庭的情况,深为感动和同情,纷纷点头答应下来。

政策来了,她没有等靠要

年,徐桂芳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随之而来的是发展产业、教育扶贫、医疗保障、安居扶贫、服务就业等扶贫好政策。

政策虽好,也得自己动起来。

徐桂芳从未有过“等靠要”思想,而是借着扶贫政策这股“东风”,积极发展产业、勤奋就业,依靠自己的双手致富。

借到土地后,她便风雨无阻、早出晚归伺弄着这四亩多地,种植水稻、蔬菜、瓜果。“只要是这边气候条件下能种的,我都种上,基本上一年四季,都有蔬菜来卖。一年,光卖辣椒就挣了两千多。”徐桂芳非常自豪地对笔者说。同时,她还利用小山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每年都养上两三批鸡鸭,每批都有50余羽。

除了通过种养,增加收入之外,吃苦耐劳的徐桂芳,还积极就业。年,成为古田村扶贫就业专岗道路养护工,每月增加收入元,另外还利用农闲时间去做建筑工地、农活杂活小工,仅务工每年就能增加收入5千余元,徐桂芳通过自己的勤劳付出,实现了自己的脱贫梦。

在自己务工之余,她还不忘当地的村民,给附近的困难群众介绍各类小工,带领留守贫困劳动力随同务工。徐桂芳是个懂感恩的人,她说:“党和政府带领我们致富,我要通过带领更多的人致富来感恩党、感恩政府”。

徐桂芳不仅是个懂感恩的人,更是个大度、重情重义的女子。丈夫的外甥女,由于家境特殊,生活困难,当地派出所为了孩子能健康成长,通过水岩石古田村委联系上了徐桂芳的丈夫,希望他家能抚养这个孩子。在丈夫感到为难之际,她一口应承下来。

因为,徐桂芳始终深信:

人只要没病没痛,就要勤勤恳恳做事情,坚持不懈地去努力,生活就一定会越来越好。

来源:上犹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阳刘林美

编辑:王荟

审核:赖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54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