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白癜风那家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725/4910787.html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一座比较出名的军校,培养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抗战中的主力,也是国共两党的将领。特别是黄埔前几期的学生,成为东征和北伐的主力,更是国民政府崛起的主力。而黄埔学生很多也成了红军时期的将领,比如徐向前徐总,林总,陈赓大将等,其中还有一位出身于黄埔,在红军时期也有着崇高的地位,他的名字叫何畏。
何畏,原名何世富,又名何敬贤,年,出生于广东省海南乐会县玉堂村,早年随着父亲去马来西亚,曾在马来西亚共产党,并且担任领导人,后来被英国当局(马来西亚当时是英国的殖民地)逮捕,并且驱逐出境。回国后何畏在厦门大学读书,在学校期间,依然不忘参加进步活动,曾经和郭沫若等人共同发起创办了同人杂志,并且在年参加了省港大罢工,很快成为当时的风云人物,那个时候何畏才25岁。
如果只是这样何畏还不算传奇,他在红军中能有崇高的地位,主要是由于他有着较高的军事指挥才能,年,何畏考进了黄埔军校,成为第五期步科第一学生队一员。毕业后和其他黄埔学生一样,留在了国民革命军中任职,曾经参加北伐战争。而改变他一生的则是,他随后参加了广州起义,并且加入中共,从此开始走上了革命道路。
北伐中的何畏,后排右一何畏由于有黄埔军校的经历,年被中共广东省委派往广西从事兵运。同年12月参加了百色起义,历任红七军连长、营长,红军赣南西河独立营营长,上犹县红色独立营营长,这一段资历很重要,要知道当时参加起义的张云逸最后成为大将,周士第成为上将。
年10月何畏参加创建川陕直至豫鄂皖革命根据地,并且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十二师副师长、师长,成为当时红四方面四个师的师长之一。年6月红四方面军扩编,何畏担任红九军军长,而他下属的副军长则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许世友上将,在红四方面军中,何畏不仅资格老,还参与了不少的大战,军事指挥才能不弱,特别是在迎接中央红军的时候为了迎接中央红军,红四方面军遂即任命何畏为懋功支队司令兼政委,率第25师、第27师各一部,西进懋功地区,横扫这一带敌人,策应红一方面军的军事行动。年5月下旬,为接应渡过金沙江的中央红军北上,红9军军长何畏率25师、27师各一部,沿岷江流域星夜兼程,攻占懋功,前锋推进至懋功东南的达维镇。6月12日,迎接部队和中央红军在夹金山下的一座小桥上胜利会师。
当年的热血青年此时早已经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将领,何畏在红四方面军中很有威望,加上足智多谋,善于用兵,打了不少硬仗恶仗,为红四方面军赢得战争的胜利以及革命根据地的生存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被称为军中“小诸葛”曾经荣获一等红星奖章。
然后这样一个出色的将领,却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不见了身影,销声匿迹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何畏早早的就离开了部队。在长征中,何畏兼任中华苏维埃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农红军大学、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红军大学政治委员。到达延安后,任抗大副校长等职务,林总就曾经担任过抗大的校长,可以看出来何畏还是颇为受到重视的。
但是红四方面军达陕北后,开战了对红四方面军张某人的批判,但是随着批判的进行,开始扩大化,很多红四方面军的将领也被牵连,比如许世友就被批得吐血。何畏的地位比许世友还要高,当然也被牵连在其中,加上多年的军旅生涯,他浑身是伤,加上身上带伤,为治疗养病带着腿伤而离开延安回到广州,在安老所过着稳居生活。
50年代的何畏年病故于家乡海南,享年60岁(于他离开延安之后的下落,有的说被枪决,有的说跳河身亡,也有说在老家务农,这里采取的是最后一种,这一种也是最广泛的。)也就是说这一位红四方面军的元老,过早了离开了部队,自然也不会出现在抗战和解放的战场上了。
何畏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