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边聚焦金榜茗录江西省上犹县打造

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126/6025062.html

原标题:打造“茶旅融合”新业态——江西省上犹县荣获中国茶旅融合竞争力全国十强县(市)

上犹县地处江西省赣州市西部,罗宵山脉南端,国土面积.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81.6%,全县总人口32.5万,其中农业总人口26.1万,涉茶人口14.86万。上犹县是“茶叶之乡”,追溯上犹县茶叶发展,可谓历史悠久。最早始于唐朝,盛于明朝,明朝洪武24年,上犹的“上洞茶”和“上寨茶”已作为贡品进贡朝廷,那时上犹茶叶已有一定的名气。

近年来,上犹县委、县政府提出“农业抓产业、产业抓特色、特色抓茶业”及“三年搭框架,五年打基础,十年成体系”的茶产业发展战略构想,按照市场农业、生态农业、现代农业的要求,上犹县每年均以1万亩的发展规模推进,到年止,全县茶园面积已达10.15万亩,其中可采面积7.67万亩,全县茶叶总产达吨,产值3.73亿元,形成了产业规模。全县培植了16家茶叶龙头企业,其中2家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4家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5家市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1个全国茶叶科技示范基地,1个省级农业科技园;有7个省 商标,2个省名牌产品,获得中国茶业年度人物1人;2个“科技进步奖”、12项国家专利,有40多个名茶品种在省级以上评比中屡屡获奖。“上犹绿茶”商标被认定为“江西省 商标”,其品牌价值达到4.82亿元人民币。

上犹县将落实“生态发展、绿色崛起”发展战略,将茶叶作为一张生态旅游名片,一如既往地把茶产业继续抓下去,进一步做大、做强、做活,使茶产业真正成为一个富民产业。

旅游资源丰富,成就茶旅融合产业

上犹县生态环境 ,民风淳朴,茶旅游资源丰富,茶旅游产业特色明显,茶旅游产业规模呈现,客家文化底蕴深厚成就上犹茶旅游产业健康、生态、休闲养生、文化特色。

上犹拥有五指峰、陡水湖两个 森林公园、一个省级风景名胜区、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有被誉为“ 旅游珍品”的赣南森林小火车,被联合国生态与环保协会称为“江南树种王国”的赣南树木园,被称为“河谷冰臼”的古冰川遗迹燕子岩等旅游景点。上犹是一个绿色食品多样的生态农业县,良好的生态环境赋予了上犹发展茶旅游产业的独特优势。

多举措推进茶产业发展,打造茶旅游产业

1、充分挖掘资源优势,提升茶乡形象

上犹是典型的山区县、库区县,丘陵山地多,生态环境好,森林覆盖率高达81.6%,山地有机质含量丰富,种植的茶叶内质好、滋味浓香气高,且山清水秀无污染,拥有2个 森林公园和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境内生态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丽,客家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 魅力、 发展潜力生态旅游大县”、“中国 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县”、“中国文化旅游 影响力百强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素有“水电之乡、茶叶之乡、旅游之乡”的美誉;拥有“国家有机茶标准化示范县”、“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国家标准茶园创建示范县”、“全国茶叶发展示范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旅融合竞争力全国十强县”“中国茶业百强县”“中国天然氧吧”等荣誉称号。

2、不断壮大茶产业规模,强化品牌建设

一是坚定目标拓规模:年起,每年新开发茶园面积亩以上,其中高标准观光茶园亩以上;二是加大资金扶持:从年开始,县里每年整合万元以上资金,专门用于支持茶产业及茶旅游发展;三是整合品牌:“上犹绿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属于上犹区域性公用品牌,被认定为省 商标,品牌价值达到4.82亿元,县内茶叶按照“主副品牌”双牌运行,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监管、统一宣传推介。

3、坚持因地制宜,做好茶旅游产业规划

根据“三年搭框架、五年打基础、十年成体系”发展目标,按照市场农业、生态农业、现代农业的要求和全县“四湖两岸”总体规划、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构建茶园基地布局,结合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重点打造“一带三圈五基地”,即重点建设由梅岭经园村至五指峰的茶业产业带,犹石嶂有机茶、五指峰高山茶、梅岭有机茶三个产业圈,重点打造成油石嶂、梅岭、园村、五指峰、营前五大茶叶基地。

4、不断加大投入,完善茶园基础设施

近几年,政府花费大量资金进行园区改造及完善基础设施。已经完成建设好的有:赣南茶叶 村村牌坊、徽派特色建筑梅水园村茶艺表演中心、标准化茶叶制作中心、茶叶采摘手工炒茶亲情体验中心、观光茶园游步道硬化和“互联网+私人订制茶园”质量追溯体系全程可视系统,犹石嶂万亩茶叶基地标准化茶叶制作中心、环茶园公路硬化、观光茶园游步道(观景台)硬化、茶叶等土特产展示展销中心和游客品茶悟茶及餐饮服务中心,龙门白茶基地环茶园道路硬化、观光茶园游步道(观景台)硬化、会议会议接待中心和游客品茶悟茶及餐饮服务中心,罗家山高山观光茶园、茶叶采摘体验园、游客品茶悟茶及餐饮服务中心和“互联网+私人订制茶园”质量追溯体系全程可视系统,旅游文化城等。正在建设温泉宾馆、旅游公路、旅游服务中心、游客集散中心、梅岭台商创业示范园等设施。

5、挖掘茶文化,开发特色茶旅游项目

上犹县在赣南率先组建了专业的茶艺表演队伍,全面推行茶艺进茶园模式,在旅游观光茶园推广整合诗词、音乐、解说的表演型茶艺;推行茶叶现采、现炒、现品的经营型茶艺,实行文化加体验式的立体茶叶推介。

6、打造示范点,规划建设茶旅游线路

近年来,上犹县在统筹城乡发展纵深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中,依托茶产业,做好茶旅融合文章,以茶叶基地为核心,以打造茶旅游精品示范点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各点功能优势,合理搭配、优势互补、科学规划建设茶旅游线路。先后建成赣南茶叶 村村牌坊、徽派特色建筑梅水园村“犹江绿月”茶艺表演中心、标准化茶叶制作中心、茶叶采摘手工炒茶亲情体验中心、观光茶园游步道硬化和“互联网+私人订制茶园”质量追溯体系全程可视系统等为一体互动性乡村旅游设施,将园村打造成为一个产业与旅游兼顾、环境与社区相融的乡村旅游精品示范点。该示范点建成以来,每年到园村旅游人数达20多万人,旅游收入突破万元,先后被评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点”和“全省百佳优美村庄”荣誉称号。

茶旅融合产业转型成效明显

通过推进茶旅游精品示范点打造,目前,上犹县高标准生态观光茶园面积达到3.8万亩,拥有犹石嶂、梅岭、园村、青云山、水岩龙门、营前雾毫、罗家山、梅子坑等茶叶休闲体验基地;已建成3条成熟茶旅游线路。全县茶旅游产业资产规模达到万元,可接待旅游参观的茶企或茶馆有45家,茶旅游业从业人数达到人,年茶旅游业接待人数突破4.72万人次,年茶旅游业营业收入达到万元,茶旅游业实现净利润万元。

上犹县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把丰富的茶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结合起来,按照“产业生态化,茶园景区化,景区特色化,茶旅基础设施、茶旅文化、茶旅品牌、茶旅商品一体化”的思路,倾力打造茶旅游产业,对加快上犹经济社会和茶产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1、通过茶旅融合,延伸了产业链条,增加了产品附加值,促进了茶叶销售,加速了茶产业转型升级,年茶叶销售收入实现万元。

2、不断丰富旅游业内涵,将独具上犹特色的山水生态茶园、茶产品、茶文化、茶艺等贯穿于旅游之中,为游客提供一种全新的观光、休闲度假、体验、购物、娱乐等服务,从而撬动农特产品、手工艺制品、交通运输、餐饮住宿等旅游关联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茶旅游,上犹农特产品销售年收入突破万元,手工艺制品年销售收入达到万元。

3、茶旅游在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农民增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依托茶旅游,大量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种养业转移到茶叶加工、销售、运输、贮藏,以及茶旅餐饮、食宿等服务行业,全县每年茶旅游业带动农户数户以上,茶旅游产业实现人均增收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33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