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体育让赣州充满活力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体育设施持续改善

竞技体育跨越发展

群众体育蓬勃发展

体育产业不断升级

……

1月24日上午

市体育局召开“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新闻发布会

市体育局局长李诒芸

总结了赣州体育事业发展情况

李诒芸说,现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增加至1.82平方米,比改革初期人均场地面积不足0.3平方米,增长了6倍多。全市大多数县(市、区)体育场馆均具备承接省级以上单项体育赛事的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赣州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以增强人民体质为目标,强基础、抓改革、重服务、促融合,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齐头并进,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赣南体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谱写了体育事业振兴发展的辉煌篇章。

强体育之基,体育设施持续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赣州市、县两级地方政府加大对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累计投入财政资金近30亿元,在市本级和18个县(市、区)规划建设了体育中心。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我市积极争取并获得中央体育彩票公益金逾5亿元,扶持城乡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个。目前,全市18个县(市、区)建成或正在建设大中型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共88个,全市建有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个。

年,市本级启动赣州市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建设,率先在全国规划实施“新时代重走长征路”健身步道建设。城市、农村、集镇、社区、广场,各种体育健身场所、设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个个规范标准的篮球场、一张张乒乓球桌,一件件健身器材,散落在广袤的赣南大地上,让广大市民共享运动的快乐。

举改革之旗,竞技体育跨越发展

40年来,我市以改革为抓手、以振兴赣南苏区体育为动力,通过挖掘各种资源,集中有限物力、财力实施重点投入,有效保障了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稳步快速的发展。目前,全市有国家级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2所,省级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7所,市级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18所;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30所;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4所,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7所。全市专兼职教练员达余人,国际级裁判员2人,国家级裁判员10人,一级裁判员人,二级裁判员人;青少年业余训练在训规模达人以上;获健将级运动员等级称号46人;一级运动员人,二级运动员人。

年赣州成功承办了江西省第十四届运动会,赣州竞技体育一改长期落后的面貌,获得青少部奖牌榜及总分榜第二名、社会部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年参加江西省第十五届运动会,我市竞技成绩再创新高,青少部获奖牌枚,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均列全省前三,社会部获奖牌枚,团体总分位列全省第二名,远超历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改革开放至今,涌现出射击项目奥运选手刘人清,世界技巧冠军李富良,世界竞走冠军姜绍洪,亚洲飞人周伟,攀岩世界冠军钟齐鑫,亚运会攀岩亚军潘旭华,全国田径大奖赛冠军陈华琳,全运会拳击亚军胡彩玲,全运会田径跑游两项全能冠军彭建华等一大批优秀竞技体育人才。

务为民之实,群众体育蓬勃发展

体育是民生事业,最终的落脚点是为了老百姓,一切以人民为中心。我市紧紧围绕提升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为目标,努力推动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将全民健身计划做成全民幸福计划。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市直驻市单位、各县(市、区)、市级体育社团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计划性和经常性,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年在全省率先建设“赣州智慧体育”平台,融合体育资源大数据,全面服务体育社会组织及各类健身人群。

年市本级体育社会组织已发展至62个,县(市、区)体育社会组织近个,涵盖足球、篮球、广场舞、户外、击剑、电子竞技、马术、滑翔等传统与现代领域,组织开展有影响力、有规模的群众赛事活动余场,体育交流余次,参与人数超百万人次。奥运冠军(世界冠军)走进赣南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市直机关单位千人工间操、“万人健步走”活动,“超级杯”全国气排球联赛(定南),全国大众冰雪季暨赣闽两省青少年冰球对抗赛(石城),百城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首届赣粤闽湘四省城际网球团体邀请赛等大型群众性活动,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积极实施“千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计划”。目前,全市共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人,其中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2人,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人,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人。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全市总人口33%以上,国民体质达标率达96.1%,位居全省第一。

促融合之路,体育产业不断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体育产业从无到有,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全市体育产业法人单位有余家,总产值约3.3亿元。体育彩票从1年发行至今,销售额累计达55.43亿元(其中年销售额达到12.33亿元,创历史新高),募集公益金11.65亿元,销售总量位居全省各设区市前列。

近年来,我市大力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积极走体育与教育,体育与旅游,体育与文化等融合之路。全市体育产业不断升级,发展成效显著。一是定南县探索足球项目改革,打造足球项目国家、省级后备人才训练基地,设立省单项协会办事处、转训基地等,是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建设的四个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训试点示范基地之一,走出了一条体育改革社会化、市场化、职业化的新路径,并得到国家体育总局、省体育局的高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25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