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不等靠,幸福自己造这份倡议书请您收

---以上为赞助商广告---

上犹县“不等不靠摘穷帽自立自强奔小康”

倡议书

全县父老乡亲: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帮扶干部的扎实工作下,全县父老乡亲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奋劳动,勤俭持家,努力创造幸福生活,脱贫攻坚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仍有少数群众、贫困户还存在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等、靠、要”思想严重等现象。为此,我们积极倡议:

一、树立“劳动光荣、我要脱贫”的思想

脱贫攻坚,就是“政府帮一把、干部搭把手、乡亲拉把力、自身争口气”;精准扶贫,目的就是要让贫困群众尽快摆脱困境,走向美好生活。但是,再精准的政策,也只能帮扶有志脱贫之人,无论怎样帮扶,贫困父老乡亲们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角和主体,关键要自身争一口气!因此,我们要坚决去掉一些“坏习惯”:一是不能“懒”。坚决改掉“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习气,从身边的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二是杜绝“等、靠、要”。要坚决摒弃“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把时间和精力用于参与就业,发展生产。党和国家为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好政策,我们要自己行动起来,学技术、学经营、勤劳作、善持家,政府帮一把,自己主动努力,用好这些惠民措施,才能享受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实现我们的梦想,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这也是鼓励大家要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勤劳致富、实干脱贫。

二、积极参与“讲文明、树新风”活动

良好生活环境和精神面貌是提振脱贫信心的重要前提。我们要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观念,做到自家房前屋后无垃圾,环境干净整洁美观,厨房清洁明亮,厕所卫生干净,庭院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养成爱干净爱整洁的良好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达到“五净一规范”(院内净、卧室净、厨房净、厕所净、个人卫生净和房前屋内物品摆放规范)的要求。积极参与“文明卫生家庭”、“孝老爱亲家庭”、“感恩户”等评选活动。坚决摒弃天价彩礼、大操大办、薄养厚葬、封建迷信、赌博败家等陈规陋习。积极践行移风易俗,自觉做到遵约守信、讲礼明义、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努力弘扬文明新风。

三、“饮水思源”,常怀感恩之心

党和政府千方百计为乡亲们发展致富产业,全面升级农村道路、水电、住房、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或许,有个别乡亲会觉得同样的国家政策,自己没有得到,或者得到的比别人少。请乡亲们一定要理解,帮扶工作不是平均用力,哪怕有的乡亲没有享受和贫困户一样的帮扶政策,但不能错误地认为自己没有享受任何帮扶政策,至少享受了国家帮扶的众多红利,比如:畅通的村道、便捷的安全用水用电和网络、普惠的产业扶持政策和医疗教育政策、整治后的优美村庄环境等。我们要经常想想,可以接受帮扶,但不能依赖帮扶,美好生活必须自己主动参与、努力创造。要想想自己接受别人、接受组织和集体、接受党和国家帮助的同时,我们自己又能为他人、为组织、为集体、为党和国家做多少贡献?人心有多宽,路就有多宽,多一份理解和谅解,很多事情就会做得更好。驻村干部、帮扶干部能放弃城里舒适的生活、放弃节假日休息的时间来到我们身边,我们应该对他们说声“谢谢”,更应该向党和政府说声“谢谢”。让子孙后代记住,当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摆脱压迫和剥削,站了起来,现在,同样是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富起来、强起来!

上犹的父老乡亲们,让我们把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付诸行动,坚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决心不动摇,全面小康的道路上有你、有我,有我们32万上犹人民一道精神焕发、勤俭自强、感恩奋发、砥砺前行,必将夺得全县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上犹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年10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52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