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朱磊罗江华
9月15日,在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黄埠镇感坑村村部二楼,上犹县国有林场场外造林感坑村林地流转集中签约仪式正在这里举行。签约仪式现场一派繁忙有序的景象:村民们带着证件,拿着号牌,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有序进行林地流转集中签约仪式业务受理、信息核对、协议签订等,该县林业局、不动产登记、镇村等干部坐镇现场,针对村民的疑惑进行现场解答。
“分山到户几十年了,但是一直都没时间、没精力去经营,林地基本没什么收入,这次上犹林业局、镇、村干部协助我们把林地流转给国有林场进行规模经营,可以给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也能充分利用好林地,我们一定会全力支持配合好。”刚签完协议,感坑村村民陈宝泉笑着告诉笔者。
据了解,国有林场场外造林,按照集体林地“三权”分置的原则,在不改变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的前提下,鼓励国有林场通过租赁、合作等多种方式取得集体土地经营权,发展场外造林,提升森林质量,实现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共同发展。此举可以通过改革和创新森林资源培育机制,把国有林场的人才、技术、资金、管理优势与乡村集体的林地资源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国有和集体林业各种要素有机融合,实现双赢发展。
此次集中签约,由上犹县黄埠镇感坑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感坑村多户农户签订林地使用权合同,再由上犹县国有林场平富林场对流转的林地资源进行统一经营,此次签约流转的林地总面积达多亩,将全部用于林场场外造林。黄埠镇感坑村一次性集中连片场外造林规模,在赣州市乃至江西省都位居第一。
“国有林场历来是林业建设的主力军,开展场外造林,既能扩大国有林场的发展空间,又能帮助乡村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还能有效促进乡村振兴,同时,还可以根治松材线虫病,可谓一举多得。”上犹县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邓立明告诉笔者。
审签:朱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