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中央频推政策利好,一边是地方执行花样百出、百般刁难,年初以来,户用分布式光伏在多地面临“哑火”风险。
近日,江西省上犹县发布的《关于规范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管理的通知》在光伏圈疯传。文件中若干条款让光伏施工企业备感无所适从,诸如:户用屋顶光伏项目需要电力公司现场勘察并确定施工方案,屋顶光伏限高1.5米,户用光伏并网需要盖足城管、住建、自然资源局、电力、村镇政府等多部门多个章等。
据悉,江西已有多个县区已经或正在筹划出台相似内容的文件,而更多地方则是以口头文件方式下达类似的规范监管要求。同时,与之类似的情况也在湖南、安徽两省下辖县区的具体执行中大量涌现。
颇显吊诡的是,据户用光伏施工企业反映,上述变化是从今年年初开始的,去年还不是这样。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在年,国内新增分布式光伏约29GW,同比大增87%;分布式光伏首次成为中国光伏新增装机主体,占比55%。
大规模发展分布式光伏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个别地区以规范发展名义出台的限制措施,让不少光伏企业开始“怀疑人生”:地方政府对户用屋顶分布式光伏的态度,到底是要“堵”还是要“疏”?未来还要不要发展户用屋顶光伏了?
“磨洋工”加上“一刀切”
在开篇所述一些地方的分布式光伏发展现状中,最让光伏施工企业头疼的,是不胜其烦、云里雾里的复杂流程。
户用屋顶分布式光伏要实现并网发电,需要统一盖章、统一备案。原来,这一流程由光伏施工企业客户经理协助农户去盖章备案,整个流程走下来也就一两天,最多三天也就跑下来了。而现在,走完流程要半个月以上,甚至还跑不下来。江西省赣州地区的上犹县、会昌县、定南县等多地,都是如此。
江西某户用光伏施工企业负责人表示,并网流程之所以变得如此冗长,是因为要经历层层审批,涉及城管、住建、自然资源局、电力、村委会、乡镇政府等多个部门,“一个一个跑,缺一个章也备不了案并不了网”。
而要想通过部门审批,就需满足七七八八各种各样的要求。比如江西多个县区,因为要创建文明城市、旅游城市,注重环境监管管控,户用光伏项目在还没施工时,安监部门就要介入监管。同时,项目完工后,若未经安监部门验收合格也无法备案并网。
如果说复杂冗长的并网流程,还只是让光伏企业付出时间成本的话,那么有些“一刀切”式的硬性要求,已经让光伏企业根本无从开发项目了。
比如,江西多地要求户用屋顶光伏高度不能超过1.5米,某施工企业人员表示:“屋顶光伏两排三排的高度肯定超过2.5米甚至3米,限高1.5米意味着基本就装不了光伏。而事实上,屋顶光伏超过3米并不存在违章违建问题。”
再比如,江西省定南县要求,农户没有房产证光伏不能并网,而现实情况是,农民都是在宅基地上建了住房,但是这些房子百分之六七十都是没有房产证的,这与整个省份土地确权颁证的总体情况有关。
面对凡此种种繁杂情况,农户和光伏企业能怎么办?
“花样百出”一路添堵
在“双碳”目标以及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大力支持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已然是国策,然而,除个别地方冗长繁杂的手续外,还有一种情况在悄然限制着分布式光伏的增长,那便是地方个别部门“狠宰”户用光伏。
湖南衡阳市下辖衡阳县、衡南县,户用屋顶光伏电源到配电箱,从并网箱到并网点这一段20米以内,相关部门要收取元费用,而根据国家相关文件,从并网箱到并网点这一段30米内都是不收费的。
安徽省部分县区也有针对户用屋顶光伏“吃拿卡要”的情形。本来户用屋顶光伏并网是应该多方大力支持的,但是当地相关部门却要求并网农户支付一两千元的并网费。户用屋顶光伏的规模本就微小,挣得也是微利,而光并网费就高达一两千元,农户和光伏施工企业是“有苦难言”。
除了各种乱收费,设卡、添堵的情况也十分频繁发生。
安徽省亳州市,光照资源条件特别好,但是某光伏企业反映,当地政府出了一个口头文件,要求整个亳州所有县区不许做全额上网类户用光伏。同时,农户屋顶安装光伏,还要求提交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房屋检测报告,没有这个报告就不给并网。
还有卡银行卡的。农户屋顶安装光伏,本来是为了赚几个零花钱贴补收入,但是在湖南衡阳某些县区,很多农户因手持二类银行卡而没有结算资格,当地的理由是为了反洗钱,还要防止农户以及光伏企业骗取补贴、偷税漏税。
安徽地区也有类似情况。当地光伏施工企业负责人反映说,农户到四大行去开卡以便依规分享收益,但是银行以农村地区防止金融诈骗、电信诈骗为由,不给农户开卡。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案例是,前段时间,一位光伏客户经理带农户去银行开卡,被认定为从事电信诈骗并举报,派出所随后将客户经理和农户一起带走了。
此外,还有针对特定光伏民企设卡的。
安徽省有20多个县区,上到县政府下到村镇政府,一旦与某些特定光伏企业或个别央企签订了户用屋顶光伏整县推进协议,便会将一切不在协议中的光伏企业排除在外,不盖章不并网。与此同时,湖南上阳地区排他性问题也较严重,镇政府开会把村干部叫来,明确表示除了框架协议以内的光伏企业,“其他都是骗子公司”。
“歪嘴和尚念错经”
分布式光伏的并网消纳问题,是制约行业大发展的一大“痛点”。
5月30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还专门就此问题给出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围绕新能源并网消纳堵点,政策支持和指导电网企业积极接入和消纳新能源,并挖掘需求响应潜力,提高负荷侧、配电网对新能源的接纳与调节能力,促进就地消纳与平衡,同时从消纳权重考核与激励两方面入手,提升新能源等绿电消费与使用。
然而,就以前文所述户用屋顶光伏所面临的种种窘境来看,上面提出的指导方针,落于基层时已然出现了严重偏差。
在上述案例中,整个户用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要面对城管、住建、自然资源局、电力、村镇政府等多个地方部门,没有一个统一的接口机构、统筹协调机构,其结果不仅仅是效率上不去,而且这中间难免“九龙治水”,谁都说了算又谁都说了不算,以至于并网推进十分困难。
此外,整个户用屋顶分布式光伏走到今天,也亟需对过往的经验教训做出总结,在不伤害地方积极性,不束缚地方手脚的前提下,严格落实上层领导的指示精神和能源主管部门的政策规范,避免地方某些人“歪嘴和尚念错经”。
说到“歪嘴和尚念错经”,有光伏企业施工负责人反映道,当地电力所的工作人员基本没有从业知识,怎么搞户用屋顶光伏,竟然需要光伏施工企业手把手来教。由此可见,地方某些部门人员能力不足,已经成为户用屋顶分布式光伏推进难的一大原因。专业水平不够,对政策精神也就理解不足、理解不到位,甚至扭曲政策精神。
5月30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的《实施方案》,6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的通知》,两个文件都明确,要集中式光伏、分布式光伏“两条腿走路”。“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要超过50%,为此,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都要实现翻倍。这两个文件,就是当前新能源发展的规范性指导和纲领性文件。
《实施方案》还从审批、新能源接网以及土地方面做出明确要求。文件提出,建立新能源项目集中审批绿色通道,不得以任何名义增加新能源企业的不合理投资成本。
为压缩时间,在新能源接网上,《实施方案》提出项目接网全流程线上办理,同时,接网及送出工程原则上由电网企业投资建设,电网企业还要改进内部审批流程,确保送出工程与电源建设的进度相匹配。
做户用屋顶光伏,各地频繁出现偏差、违规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了。各地是时候回到中央的调子上来,落实政策不变形、不走样,将户用光伏真正做成惠民富农、造福一方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
(转载请标明出处,文章来源:华夏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