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上犹县 >> 上犹县美食 >> 一路有你更精彩

一路有你更精彩

北京哪个皮肤病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50708/4652392.html

本文转自:赣南日报

-->钟秋梓上犹县营前镇政府便民服务中心-->

  日前,欣闻赣南日报社和赣州广播电视台融合,不禁回想自己一路走来和新闻结缘的历程,心里感慨良多。毕竟,自己这一路走来,和新闻媒体有着不解的缘分。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背起行囊汇入南下打工大潮。辗转于沿海地区,打工的日子颠沛流离不知故乡季节变换,喜欢涂涂抹抹的执着已根植于内心,于是我常常把漂泊的成败得失、酸甜苦辣付诸笔端,一些不成熟的习作晒上沿海的报刊,更多的习作穿越千山万水,经了编辑的润色登上《赣南日报》《赣州晚报》的版面。收到样报,躲在角落,看自己或长或短的文章,读着来自家乡的消息,在浮躁的情绪中,心中有了难得的清静和温暖,闯荡的日子不再枯燥。

  后又栖身故里。夜深人静,更多的是静静地收听广播。年初,赣州地区广播电台开播,“声声有情心心相印”的声音随着FM93.7MHz(兆赫)的频率传向四面八方,我也成了电台忠实的听众。电台《静夜心曲》《乡村世界》《我的故事我的歌》等节目是我的最爱,主持人以或深沉磁性或甜美柔润的声音分享了很多精彩的故事,引起我的共鸣。因而,孤灯之下,自己边听广播边涂写文字,我记录人生感悟的文章也常常借助电波悠悠传远,乃至现在,家里依然保存着赣州地区广播电台以明信片形式寄送的厚厚一叠用稿通知单。

  当年春节刚过,故乡小镇招聘编采人员,我来到镇里应聘,镇领导只出一道试题:一个星期之内在《赣南日报》刊发营前镇的一篇新闻,刊发了就来,做不到别来。此前,写过些许散文诗歌,要写新闻却是头一遭。我不敢马虎,认真地写稿,跑邮局寄发。报社编辑收到稿件后极快地编发了,还担心我找不到报纸,给我和镇里的领导寄来了样报。镇领导见到报纸上的《营前镇责任到人》,喜滋滋的。于是我“洗脚”上岸,到了镇里供职。因了一张《赣南日报》,我的人生从此改变了方向……

  源于对文字的执着,后来我去了县新闻单位供职。在县委报道组也好,在县广播电视台也罢,专职新闻采写工作,和赣南日报、赣州电视台、赣州人民广播电台也有了“零距离”接触。不论赣南日报社原在赣州市红旗大道还是现在八一四大道办公,自己都去报社打扰过编辑老师,他们耐心地修改我的稿件,让我心生感动;不论是赣州地区广播电台还是赣州广播电视台,因送电视拍摄磁带或送录音稿件,我常常和同事去到那里,看他们忙碌的身影,向他们请教新闻采写之道……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不再是随意而为,而是自己工作的重要内容。

  想想,逝水流年,往事如烟,很多记忆已经模糊不清,而和赣南日报、赣州广播电视台结缘历程的点点滴滴依然记忆犹新。即使现在栖身家乡小镇,不再在新闻单位供职,偶尔写就的一些文字还能见于报刊,让我相信自己还在文字构筑的精神世界里不懈地行走……

  顺应社会发展,赣南日报从小报到大报,从铅字排版到数码印刷,早已经告别了“铅与火”的历史,报纸、网站、客户端、新媒体等齐头并进、有声有色;广播电视也从单一频率(频道)到现在众多频率(频道)并存,告别了架天线传输方式实现了光纤传播,“声屏世界”精彩纷呈;向媒体传输资料,不再担心在邮路上遗失,鼠标轻点,瞬间即达。

  启航新征程,走进新时代。报社、广电融合发展,不是“1+1=2”,而是“1+12=N”的最大化选项。站在新的起点上,赣州媒体不分彼此、融合发展,媒体人砥砺奋进谱新篇,赣南新闻事业必然迈上新的高度。

  此时此刻,作为一个和媒体有过“亲密接触”的人,回首一路走来与媒体的缘分,心中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唯有把最诚挚的祝福送给我们的新闻事业,祝愿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祝愿我们的融媒笃定前行、再创辉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54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